新發現 胖恆星的成長方式和瘦恆星是一樣的 Read time: 1 minute 你出生時體重多少?大多數新生兒都3、4公斤左右。但也不一定,有些新生兒的體重比這個數字大很多,有的比這個小很多。這由在媽媽肚子裡成長的速度快慢決定。恆星寶寶在這一點上和人類寶寶也是一樣,多數恆星寶寶的質量不盡相同,且多數都比太陽還輕,但也有些比太陽重得多。大家成長的方式都是一樣的嗎?令人好奇。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天文學家透過凹瑪去研究一個非常大的恆星寶寶,名稱叫做G353,它已擁有太陽十倍的質量,且仍持續增長中,所以最終它還會不只這麼大。天文學家已經知道輕量恆星是如何生長的:當輕量恆星還很小的時候,是被一大盤氣體包住,由於恆星有重力,所以周圍氣體會落在它表面上,這讓恆星質量變得越來越大,直到氣體盤裡的氣體都沒了,或者恆星發出輻射把剩下來的氣體全吹到太空裡去了——那麼,恆星的生長就停住了。但是沒有人知道那些特別重的重量級恆星寶寶是如何成長的。質量巨大的原恆星相當地罕見,就連離我們最近的大質量原恆星,也在幾百光年外——就因為太遠了,所以不太可能做詳細的研究。還好凹瑪視力清晰,靈敏度高,這讓天文學家現在能研究出關於G353是如何成長的一些事情。事實證明,它的生長方式與較小的恆星一樣,唯一差別是,它周圍氣體盤含的氣體量比較多。G353 的氣體盤有一邊比另一邊更亮一些。此外,氣體盤似乎不太穩定,將來,可能會分裂成許多小塊小塊斑點。之前在質量較小的恆星盤上也已有觀察到類似的東西。而這些再次證明:胖星和瘦星是以同樣的方式生長。 你可能會認為這本來就會是個很明顯的結果——和預期的一樣嘛,為什麼要特別去研究?但是要記住,沒有人真的知道到底結果是「有區別」或是「沒區別」。這在科學中是很重要的:即使你相信某件事是真的,也必須加以證明才行! 發現了什麼? G353的全名實際上是 G353.273+0.641。這串數字指的是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,是在天蠍座方向,距離地球5500光年。它只有3000歲。因為從我們的角度看到的G353的氣體盤正好是正面(而不是側面),所以凹瑪能將盤面上發生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。 誰發現的? 由山口大學的元木 業人教授主導的日本團隊對大質量原恆星G353以凹瑪望遠鏡所做的觀測及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《天文物理期刊快訊》。 ALMA URL